的矛或成涨停这注 最批量类E锋利受关
10月8日,批量市场全天大幅高开回落后再度走高,涨停注或创业板指续创历史单日最大涨幅。受关截至收盘,成最沪指涨4.59%,锋利深成指涨9.17%,批量创业板指涨17.25%,涨停注或创业板成长ETF(159967)、受关创业板100ETF华夏(159957)、成最科创100ETF华夏(588800)等一批创业板和科创板类ETF更是锋利20CM涨停。
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3.45万亿元,批量较上个交易日放量8600亿,涨停注或续创历史天量。受关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,成最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上涨。锋利板块方面,半导体、软件开发、存储芯片、数据安全等板块涨幅居前,旅游等少数板块下跌。
高盛直言“此时不冲,何时冲?”
国庆节长假七天,A股休市七天,而港股继续延续高歌猛进的势头,全球资金做多中国资产情绪持续发酵,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,均对长假过后的首个交易日充满乐观的期待。国庆节休市期间,经济学家任泽平更是调侃道:预计下周A股开盘即收盘,可以早早下班。
外资的言论更显激进。高盛亚太策略团队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“增持”,并看好大规模刺激措施对估值的提振潜力。其策略报告更是直言:“此时不冲,何时冲?”
高盛指出,历次政策大转弯带来的重新定价,股市涨幅很少止步于30%。中国股市对财政宽松的反应比货币政策更积极,如今货币政策已经基本落地,未来如果有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出台,市场可能会有更加积极的反应。高盛将港股评级提升至“超配”,但相较于港股更看好A股,预计未来一年A股还有14%—15%的上涨空间。
该行还透露,对中国股市的持仓量还较轻,将随着风险偏好的上升而改善。虽然对冲基金迅速增加了对中国投资的风险敞口,但仍处于五年区间的第55百分位,属于中等水平,而2023年1月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并推动股市反弹时的敞口峰值曾是第91百分位。
外资买买买
兴业证券(7.500, 0.68, 9.97%)的最新报告指出,长假期间(10月2日至4日)港股主要指数普涨,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以10%领涨。这也表明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,有望对A股节后行情形成催化。
据中金公司(42.470, 3.86, 10.00%)追踪的EPFR资金数据,截至10月2日,海外主动资金连续流出65周后首度转为净流入,且被动资金加速大幅流入。
中金公司指出,主动外资的后续动向值得关注,不过其持续流入需要更多政策和更为乐观的预期驱动。截至8月底,全球主动基金配置中资股5%(2021年初高点为14.6%),低配1个百分点。通过测算,若从低配转为标配,对应近4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800亿元)流入,相当于2023年3月以来流出总额。
与此同时,本周多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资产规模继续增加,如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(KWEB)、MSCI中国ETF-iShares(MCHI)、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(FXI)等。
新加坡Atlantis Investment Managemen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Eric Yee表示,“我们正在削减亚洲各地的多头头寸,以便为购买中国股票提供资金。每个人都在这么做。这是政策驱动的良好复苏。你不会想错过这样的机会。”
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报告中写道:“过去一周,中国公司ADR(美国存托凭证)的大幅上涨主要是新买入的结果而非空头回补。个股的空头回补似乎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。”
S3 Partners和小摩都表示,如果空头被迫退出押注,可能会让中概股获得进一步的动力。S3预测分析总经理Ihor Dusaniwsky称,如果涨势继续,预计会出现“大量”空头回补,这将进一步推高股价。
利好消息不断
10月8日上午,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努力提振资本市场。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,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,打通社保、保险、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,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,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,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。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。
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2.4%,较上月回升0.9个百分点。从分项指数看,业务总量指数、新订单指数等连续回升,并且保持在扩张区间。电商快递活跃度提升,9月份邮政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为69.9%,远高于全行业水平,重点调研企业业务量日均环比增长8%左右。
杠杆融资开始加速,但仍低于预期,且与高点的2.2万亿元相去甚远。截至9月30日,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502.56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6.34亿元;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792.45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1.64亿元;两市合计14295.01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57.98亿元。
中金公司研报认为,国庆长假结束,A股休市期间全球消息面较平稳,中国资产表现全球领先。国内以房地产领域为代表的稳增长措施陆续落地,部分出行及消费数据较好。综合长假期间国内外经济数据及市场表现,节后A股短线上行趋势有望延续,中期“大底”条件仍在完善过程中。
中信证券(29.920, 2.72, 10.00%)表示,政策信号出现重大变化,市场预期出现大逆转,未来内需政策持续加码或推动价格信号提前到来,行情将迎来大拐点;在预期大逆转后,以散户为主的增量资金集中入场为特征,脉冲式上涨短期内还会持续;当前正处于预期大逆转向行情大拐点的过渡阶段,以低P/B和内需修复为核心,待价格信号确认,迎来行情大拐点后,将开启以信用周期重新上行为核心特征的年度级别牛市行情,投资者将迎来更佳入场时机。
多重利好下市场有望形成第二波接力,创业板和科创类基金产品弹性及空间有望更佳,建议关注创业板100ETF华夏(159957,联接基金:A类:006248,C类:006249)、科创100ETF华夏(588800,联接基金:A类:020291,C类:020292)和创业板成长ETF(159967,联接基金:A类:007475,C类:007474)。
ETF有望成为最锋利的矛
在这轮行情中,市场主流资金对ETF的青睐令人印象深刻。9月底以来,以创业板、科创、北交所为代表的相关指数表现良好,有多个指数涨幅超过40%,有关ETF成交量大幅攀升,体现了很强的进攻性,资金也在大量涌入。
截至9月底,我国全市场ETF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,达到了3.15万亿元人民币。规模创新高,不仅展现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,也反映了当前市场资金流入趋势的转变。
和传统投资方法相比,ETF各项优势明显:
1.ETF费率低廉,和主动权益基金动辄1.2%的管理费相比,ETF的管理费率一般在0.15%—0.5%之间;
2.ETF有利于分散风险,通过ETF参与A股,对散户来说,等于迅速持有一揽子股票,持仓透明清晰,没有风格漂移问题,很好避免个股“黑天鹅”风险,以及相应的个股选择难题;
3.ETF成交活跃,流动性好,有利于大资金快速布局和进出,境外、商品等品种可以实现T+0;
4.另外,通过ETF参与市场,可以降低大量散户门槛,例如港股通的50万门槛和创业板的10万+2年门槛。
市场低迷时有长线资金如国家队借道ETF低位布局,市场上涨时也有活跃资金借道ETF快速上车,ETF在中国迅速崛起,短短9个月,总规模就从去年底的2万亿扩张到现在的3万亿规模,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入市渠道。
责任编辑:韩静
(责任编辑:探索)
-
从事群众文艺工作30多年来,她始终坚持服务百姓、服务社会、服务基层,并将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中,多次受到市、县关工委的表彰,她就是砀山县文旅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曹莉。作为一名资 ...[详细]
-
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变革后,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职责明确了。6月28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《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》(下称《公告》)。 ...[详细]
-
@央视新闻 6月28日,上海数据交易所举行发布会,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开始试运行,通过构建数据资产交易制度体系,打造登记、估值、交易、披露、处置五项核心功能,破解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制度不完备、估值体 ...[详细]
-
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被留置、立案调查,手握8家医院,公司上市未满两年
摘要:4月21日晚,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,公司收到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其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之一暨董事长张阳的个人《留置通知书》和《立案通知书》。 ...[详细]
-
昨天,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:0175.HK)宣布,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:NYSE: ZK)已发行的全部股份。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.7%的股份,如交易完成,极氪将与吉利汽车 ...[详细]
-
经过长达三年的技术打磨与内容沉淀,由蜗牛游戏自主研发的魔幻沙盒MMO手游黑暗与光明终于宣布将于2023年9月28日开启全球同步公测。这款基于虚幻引擎4重构的跨世代作品,不仅继承了2004年同名端游的经 ...[详细]
-
红星资本局9月23日消息,从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英大证券”)退休后,不再担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李大霄入职了新公司。公开资料显示,李大霄出生于1964年,先后在东莞证 ...[详细]
-
2024年以来,我市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,以促进就业、扶持创业为核心,坚持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,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提升。截至去年12月底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484人,完成年度任务的113.94%; ...[详细]
-
上海乐高乐园要来了:6月试运行,7月正式开园,5月7日乐园年卡开售
4月28日,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表示,各项建设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乐高乐园酒店目前已经完工,正式移交运营。开园限量纪念年卡含试运营门票)及开园限量酒店套餐含试运营门票)即将在5月7日10点开售,开园 ...[详细]
-
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1月份至7月份,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.3%,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实现正增长。其中,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.3%,智能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 ...[详细]